斗牛是什么品种中国的?
中国斗牛起源于广西,是本土原生公牛与外来肉牛经过数百年的杂交培育而成的一个新品种;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同时也是我国唯一的一个原生公牛品种。 广西是中国斗牛起源的中心地区之一,此外还有云贵高原、华南和台湾等地也有相关记载。
在唐代,广西斗牛就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宋元时期更为盛行。《岭外代答》中就有记录南宋时“蛮人斗牛”的场面: “牛斗力尽筋疲,各各喘息未定……惟其筋力不及中州(中原),故能复斗。” 明代陈诚撰写的《异域志》也记述了云南少数民族“斗牛”的情况: “牛之雌者,色黄且小;雄者,色青而大……以木棒击雌牛背,令与之交,雄牛见之,则怒而争,以角触雌,自冲自撞,起落不停。” 除了野生的山地黄牛以外,现在国内的家养牛大多是近代从欧洲和北美引进的高产黄牛品种(荷斯坦牛、娟姗牛等)与其本地黄牛杂交培育而成。这些外来牛主要作为食用或奶用,不具备斗牛的基因。
中国斗牛体型一般比国外同类品种小,公母体重差30~50公斤,身高差15厘米左右。皮肤松弛,头较小,额部宽平,鼻镜宽大。乳房发育良好,阴囊收缩较好,龟头红肿明显。成年公牛体高125-135厘米,体重400-600千克。母牛年满一周岁即可配种繁殖,年产一胎,胎生一犊,幼犊哺乳约9个月性成熟并恢复部分繁殖能力,每年春秋两季可配种受孕,经孕期约7月左右,每胎可产一崽,哺乳期约6个月。
目前,中国各地饲养的中国斗牛,多数为杂交后代,毛色以黄色为主,也有少量红色和白色。但它们普遍都具有中国斗牛的外貌特征,比如:圆桶状的体型、低矮的脑袋、粗犷的皮肤、突出的鼻镜以及大小适中的眼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