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犬起源于什么时候?
比特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世纪早期的英格兰,由牛头梗和泰仑夏犬杂交繁殖而来。其最初的用途为虐待犬,即在两犬之间放置一头公牛,犬去攻击公牛,直到公牛死亡或犬败退为止。当公牛死亡时,常有大量的观众围观这种活动,而且常常被赌上了大量的金钱。当虐待犬运动在1835年于英格兰被取缔后,犬与犬之间的斗犬活动于19世纪后期在英格兰和爱尔兰流行起来。
为了获得一只优秀而理想的斗犬,牛头梗(其具有沉重的头部,低紧的下颚和巨大的颌力)和斯塔福郡梗(其具有较高的能量水平,较好的运动性和良好的个性)所杂交繁育。两种犬的杂交繁育后,于19世纪后期在英格兰形成了斯塔福郡斗牛梗,而在爱尔兰形成了爱尔兰斗牛梗(后更名爱尔兰雪达犬)。在英国,这种犬的体型逐渐被发展成更小的类型(通常小于30磅)且其具有更多的敏捷性和能量,而用于作小场地内进行犬与犬之间的互相争斗,而在爱尔兰,则形成了稍微大一些的犬(通常40-50磅)并保留了祖先牛头梗的大部分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