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眼睛浑浊怎么回事?
人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内的玻璃体液化,出现混浊,外观上看起来像“老花眼”; 这种改变是生理性的,也叫生理性老花,是正常的衰老过程,大多数人都会经历这一过程,且无法避免(只有少数病才能恢复);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年龄不到40岁,突然出现明显视物模糊、重影等,要警惕是否有眼底疾病,如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等,应立即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有数据显示,15%左右的老年白内障患者会出现重度视力障碍,83%的老年人存在轻度白内障,而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95%。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都是缓慢的,但有个别人群由于遗传、代谢等因素,会导致白内障进展较快。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就医: 对光敏感,看见亮光会感到刺眼; 看物体发暗、颜色变淡或呈灰色; 走路时容易撞墙或撞树;
看东西时经常凑得很近; 阅读时需要很强的光亮,或者需要将书本放到非常接近眼前才看得清; 出现以上症状,应尽快去眼科检查。 目前对白内障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在晶状体被清除后,替换入人工晶体。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大,白内障术中以及术后护理措施的不同,会对术后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建议患者朋友们选择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诊断与治疗。
人到老年,出现眼睛浑浊现象,中医认为多与肝肾阴虚有关。肾藏精,精生血,眼为肝之窍,肝开窍于目,肝肾阴虚则精血不足,不能上奉濡养两目,脉络失于濡润,脉络干涩,经脉阻滞不通,阻滞日久,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老年性核性白内障的发生或诱发加重。
如果年过花甲,出现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眼前出现黑点或云翳,不规则视力下降,同时伴腰膝酸软无力,或怕阳光过强,视物较暗处则更不清楚,两目干涩,头晕,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即可视为肝肾阴虚之老年性核性白内障,可采用杞菊地黄丸进行治疗。该方由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枸杞子、菊花组成,具有滋补肝肾、养阴明目之功效。
方中熟地甘温味厚,滋补肾阴、充养脑髓之力强,为君药。山药健脾生津而固肾,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二药为臣。佐以丹皮清泻肝肾之虚火,泽泻渗泄肾经之浊湿,茯苓淡渗脾湿,合则可防熟地味厚滋腻碍胃恋邪之弊。再合以滋补肝肾之枸杞子和疏散清热上行之菊花为引,使药力直达病所而收标本同治之效。
服法:每料15剂,每剂煎2遍,煎液混匀分30服,每日3次,温服。15天为一疗程,一般可服2——3个疗程。
忌食:忌食葱蒜韭姜桂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甲鱼、山药、莲藕、薏苡仁、核桃、荔枝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