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身上都有包虫吗?

焦铸焦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包虫病又称蛔目病,是寄生虫中较大的类群,主要寄生于肝脏、肌肉和消化道,也见于眼睛和脑组织。世界上已报告的70多种异尖线虫,我国已有6种。其中海兽胃线虫(异尖线虫)主要是外寄生虫,可侵人大气层;幼虫在气管内发育成蠕虫样动物,体长约15~20mm,宽约3mm,前段圆柱形,后段扁平并稍呈波浪状弯曲,有头、颈及尾部,表面有环纹及纵褶,生活时黄褐色或灰蓝色,无荧光性,在光镜下观察时,体前段的细胞质中可见到许多线粒体。

成虫主要寄生在犬、猫等动物的消化道里,以胃酸为营养,虫体被消化液水解后,其中的幼虫继续存活,并在其中蠕动爬行。幼虫从消化道经胃壁上的小孔钻入血液或淋巴液里,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肝脏等处。当幼虫进入肝脏后,由于该处缺乏合适的食料来源而致幼虫死亡。这时,幼虫“饿死”在肝细胞内,但幼虫的蛋白质成分却可逐渐被机体吸收利用。当幼虫“饿”死后,虫体的蛋白质就被分解成氨基酸,从而成为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被吸收利用。

幼虫在细胞内四处游走,遇到胆道或者胃肠道壁上的皱褶或突起就容易附着。如果机体抵抗力较差,或在异食癖的情况下,幼虫可以在体内移动到胆道或者消化道壁上刺穿胆道或者消化道壁,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出现胃肠不适、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状。 如果幼虫持续存活,则有可能发展成较大的成虫。

覃一含覃一含优质答主

狗是细粒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感染寄生有细粒棘球绦虫的生肉后,在其胃肠道发育为棘球蚴,即通常所谓包虫。棘球蚴在肠道内发育为成虫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因此,实际上体内带有绦虫成虫的狗才可能会将包虫排到体外,感染其他人或犬。

误食了含有虫卵的疫源地的水或食物后,进入胃肠道的虫卵在各种酶及胆汁的作用下发育为六钩蚴,随后穿过肠壁,进入腹腔。若进入的血管为门静脉系统,则六钩蚴随血流经肝脏。进入到肝脏后,六钩蚴可穿过肝包膜,进入肝实质,发育为棘球蚴,即包虫。肝脏中生长的包虫不断释放出含大量虫体抗原的包囊液以及子囊与孙囊。包虫生长到一定大小后,由于受到周围组织的阻力,可发生部分破裂,包囊液及子、孙囊等溢入到腹腔,刺激腹膜及肠管,临床上出现相应症状,如腹痛、腹胀等,生长较大的包虫压迫其他脏器时可引起黄疸及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有的包虫不发生破裂,持续生长到十分巨大时可充满整个腹腔才出现临床症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