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耳朵里上药?

娄仲瑞娄仲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药物在鼓室里停留的时间很短,很快就会溶解、流失或者通过鼻咽部排除体外;而点药的目的是让药物到达鼓室和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的部位,进而对这些部位产生药物的影响作用。这样直接给外耳道和鼓室给药的方法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药物很难均匀地分散到整个鼓室,特别是对于一些粘稠性的药液。二是人的耳朵是非常娇贵的器官,从耳鼻喉科用药的习惯来看,大多采用滴剂或者喷雾剂,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药液喷进或者滴入中耳腔内,避免直接刺激损伤鼓膜;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尽量减轻药液对外耳道的腐蚀作用,减少因使用药剂不当引起的药毒性外耳道炎。

所以,对于中耳炎病人,不管是急性还是慢性,只要没有化脓或少量流脓,最好选用合适的局部用药治疗,这样能最大程度恢复听力,保护鼓膜。而对于耳聋患者,除了查明原因再行针对性治疗之外,也可以采用增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内耳血液循环,保护内耳细胞功能的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的局部用药品种有很多,如抗生素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促分泌剂(山莨菪碱、盐酸丁咯地尔)、利尿剂(氢氯噻嗪)、激素类药物(醋酸泼尼松龙)、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B1、甲钴胺)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以及涂抹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却佳佳却佳佳优质答主

耳朵本身具有自净功能,正常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耳内一旦有水进入,一定要设法排出,尽量避免病菌繁殖。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油性的耳剂,如碳酸氢钠滴耳液等,将耳内水渍溶解后再行处理,这样治疗效果会更好。

对于具有中耳炎等疾病症状,甚至出现鼓膜穿孔的患者,治疗起来就稍微麻烦一些。通常需要在耳内上药,即耳内滴药。患者在使用滴耳剂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保持耳道干净,最好在耳部没有分泌物的情况下使用,这样有利于滴耳剂和病灶直接接触,更好地发挥治疗炎症的作用。另外,滴耳剂一般只能用于耳道,不能用于内耳,即不能进入鼓膜,否则可能影响听力,甚至造成疼痛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