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贫血什么症状?
对于猫咪来说,贫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了。如果铲屎官没有注意给猫咪补充营养的话,是非常容易导致猫咪出现贫血的情况的。 那么猫咪在出现贫血了之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又该如何帮助猫咪补血呢? 一般来说,当猫咪出现了贫血的情况时,全身的血流量会减慢,因此头部以及四肢会出现缺氧、麻木的状况,行动也变得迟缓起来。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甚至连站起来都非常的困难,需要主人搀扶着才能起身。 当猫咪出现贫血的情况时,脸色也会变得特别的苍白,看起来毫无血色。眼睛结膜也可能会出现充血的情况,鼻头则会有干扁的现象,口腔当中还会有异味散发出来。 如果主人不及时的给猫咪进行治疗,甚至有可能出现昏迷的情况。一旦猫咪处于昏迷的状态,醒来的几率也是非常小的,很有可能就永远都醒了过来了。
所以当主人发现猫咪出现贫血的情况时,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救治才行,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想要彻底的治愈猫咪的贫血疾病,只有从根源处着手,补充猫咪体内所缺失的元素才有可能达到效果。
主人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适当的给猫咪喂一些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比如蛋黄、虾皮、内脏器官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但是直接饲喂可能无法吸收,需要将其蒸煮过后再喂给猫咪食用,这样才可以更快的被消化液吸收,起到补铁的效果。 另外,可以给猫咪喂食含铁量较高的猫粮,同样可以帮助猫咪补铁。
除了要注意给猫咪补充维生素之外,也要重视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可以在日常的食物中添加一点益生菌,帮助猫咪更好的消化与吸收营养。
猫咪患上贫血主要以继发性疾病为主,而原发性疾病较少,大部分的宠主在猫咪贫血后都未能及时发现,导致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下面就将介绍关于猫咪贫血的一些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临床上根据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数量减少程度,一般将贫血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那么不同等级的贫血是如何判定的,血常规中又有哪些指标可以看出猫咪是否贫血呢?
主要指标有:
1、RBC 红细胞计数
2、HGB血红蛋白浓度
3、HCT血细胞比容 简单说就是全血中红细胞所占的容积百分百比
不同等级的贫血的判定标准:
注:本表标准来源于比格血细胞分析仪参考范围
在知道判定等级的指标和判定标准后,那么我们接下来看看到底猫咪贫血后会有什么症状表现。
症状表现为:
可视粘膜(口腔粘膜、眼睛结膜)苍白,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运动后呼吸加快等。注:可视粘膜这里建议看口腔粘膜,眼睛结膜有可能会被毛发所遮盖或受到外界异物等刺激而不准确。
注:左边为正常口腔粘膜 右边为贫血口腔粘膜
因为贫血的判定标准为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数量减少,所以当猫咪身体大量出血(外伤、肠道,泌尿系统等器官出血)后,容易因为失血过多导致贫血,同时也因为身体大量出血,导致毛发容易呈现出枯黄无光泽的现象,并且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运动后呼吸加快等症状。注:贫血会导致血液携带的氧气减少,而呼吸是携带氧气的主要方式,所以当氧气不足时,容易引起运动后呼吸加快而感到疲惫等。
临床上导致猫咪贫血的主要病因可分为溶血性贫血,营养缺乏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继发性贫血,那么针对这些病因,又会有哪些症状表现为我们所看到的呢?
1、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常因免疫系统等疾病或药物中毒引起,所以溶血性贫血的猫咪有可能会伴有免疫系统的相关疾病的病征症状(如皮肤红斑等自免方面的症状)或有可能会发现用药史,同时溶血性贫血容易并发黄疸的症状,而出现黄疸的猫咪在可视粘膜和毛发上会出现发黄的迹象。
注:左图为黄疸口腔粘膜,右图为黄疸皮肤
2、营养缺乏性贫血 营养缺乏性贫血主要与钴、铜、维生素B、铁及蛋白质缺乏等有关,临床上主要发生于长期饲喂不当的猫咪,所以营养缺乏性贫血的猫咪体态有可能会偏消瘦纤弱,毛发枯黄,且日常可能长期以单一不当的饲料喂养而缺乏全面的营养。
3、出血性贫血 大部分的出血性贫血可能是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而非先天性的,所以建议在猫咪出现出血性贫血时,最好排查内失血的可能性,进一步诊断病因后再进行治疗。注:可用**学的止血药为肝素钠、安络血等。
4、继发性贫血 在临床上继发性贫血是发生率最高的贫血种类,可能继发于一些慢性消化疾病和慢性出血性疾病,在这种贫血的治疗中,首先需要寻找病因所在,不能单独只是做贫血治疗。注:继发性贫血的诊断需要排除溶血性贫血和营养缺乏性贫血后才能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