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比特寿命几年?

松子梁松子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般来讲,硬盘内部元器件的寿命与它们自身的工作温度有直接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寿命越短。硬盘工作时,自身必然产生热量,其中来自于硬盘电机、控制电路等电子元件发热,以及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气流导致硬盘内部温度升高,而环境温度则会影响硬盘整体温度的高低。另一方面,过低的温度同样不利于硬盘的工作,容易导致结露现象,影响硬盘使用寿命。

通常来讲,当环境温度超过一定阈值之后,温度每升高10摄氏度,硬盘可靠工作寿命减半,而且不同硬盘的阈值是不一样的。以个人电脑使用的3.5英寸主流硬盘为例,这个阈值是最高45度,当环境温度超过45度之后每升高10度硬盘寿命减半。由此我们得出:当环境温度为35度时,硬盘寿命可保持在额定寿命以上;当环境温度为45度时,硬盘寿命约为额定寿命的80%;当环境温度为55度时,则硬盘寿命为额定寿命的60%。

至于硬盘额定寿命一般是多少?据希捷工程师在内部技术培训课件中透露,个人电脑使用的3.5/2.5英寸硬盘额定寿命为1百万小时MTBF,单位是每十亿台/小时失败率,即平均一百万台硬盘,每小时有1块硬盘出问题。换一个算法,如果1块硬盘每天工作24小时,那么它的额定寿命为347年。

而服务器使用的3.5英寸硬盘因为所处机房有专业的制冷设备,机房温度始终能保持在适宜工作温度范围内,其额定寿命较个人电脑用硬盘高出3倍,MTBF值达到了3百万小时MTBF。换一个算法,1块服务器硬盘每天24小时工作状态下的额定寿命为1千万/24/365=1041年。

从上面的算法不难看出,我们通常接触到的个人电脑用的硬盘,从平均数值上讲是很难坏掉的。所以硬盘想要超过额定寿命工作是完全有希望的,更别说额定寿命以百万小时MTBF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一块硬盘从购买开始使用到自然损坏的概率是相当低的,因此,我们在使用中遇到的硬盘问题绝大部分是意外造成以及硬盘自然老化导致的。

硬盘在超过额定工作寿命之后,并非整体完全报废,而是硬盘某些部件损坏。因此某些超过额定使用寿命之后的硬盘依然可以被修复继续使用。事实上,硬盘内部任何部件损坏都有机会被修复,区别仅仅在于修复之后的硬盘性能是否还能满足用户需求。因此,硬盘维修并非天方夜谭,只要盘片信息没有出现100%损坏,就存在被修复的可能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