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打完疫苗咬人人还用打么?
前段时间,一则“天津一只狗接种疫苗后将兽医咬伤”的新闻刷爆朋友圈。据媒体报道,5月9日下午1时许,天津市河东一宠物医院内,一对夫妇带宠物狗来打疫苗,在注射完疫苗几分钟后,狗突然窜出来将女兽医咬伤。事故发生后,养犬人表示“没办法,咬了就咬了”,态度十分恶劣。对此,很多网友愤慨:这样的养狗人,简直岂有理法!不过,也有部分网友提出了新的问题:既然这只狗已经被注射了疫苗,为什么还咬人?如果这只狗不是被注射了疫苗,而是感染了狂犬病毒,那又该怎么办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广东省人民医院感染控制科副主任医师陈祖辉。
被注射过疫苗的狗咬了仍需接种人用疫苗吗?
陈祖辉:如果被狗咬伤或抓伤,无论这条狗是否已注射过狂犬病疫苗,在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措施的情况下,都需及时进行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注射。
狂犬病毒很特别,在传染源(狂犬)和易感人群(人)之间能通过宿主动物的唾液进行传染,一般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这种病毒生命力顽强,在潮湿、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能存活数月之久。所以人体一旦暴露于狂犬唾液,即使已经过12小时甚至数天,也仍有可能发病。不过,狂犬病毒的暴露类型分为三级,不同类型的暴露进行人用狂犬病疫苗注射的疗程也不同。
据陈祖辉介绍,在未被咬伤、并且没有明显皮肤损伤的情况下,无需注射狂犬病疫苗。“在三级暴露中,仅Ⅲ类暴露者,即有明显皮肤损伤,或口腔、五官腔黏膜破损者,才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在10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局表示,市民如对狂犬病防治另有不同看法,建议暂缓接种狂犬病疫苗,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再作判断和应对。
“尽管人们不愿意听到狂犬病,但被狂犬犬咬伤还是很少机会发病。”陈祖辉说,“根据数据显示,被狂犬咬伤后发展为狂犬病的几率约15%,而实际上,在发病的少数案例中,人即使经过有效治疗仍不排除发病死亡的可能性。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我国每年报告的狂犬病的发病人数约4000至5000人,实际发生的症状性狂犬病例数则更多,约2万人,而我国约13.88亿人。也就是说,一天约有1700人发病,每10万人中只有1.5个人发病。可以说,我国是相对安全的。”他认为,与狂犬病防治相关的工作应更多倾向于提高暴露前的预防。包括:完善狂犬病预防的社会管理体系,提高狗主人狂犬病预防的主动意识,对犬只进行规范的狂犬病病毒疫苗接种等。
在无法确认咬伤人的狗是否接种过狂犬病疫苗时,如果该狗是在家饲养,则按照《广东省预防控制狂犬病规定》,该狗属于疑似狂犬,其饲养者应立即对狗进行狂犬病毒免疫监测。经确认,该狗已接种了狂犬病疫苗,则不会对他人有传染性。即使该狗是狂犬,如果其在十日内发病死亡,其唾液内也已经没有狂犬病毒了,也不具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