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细小传染吗?
细小病毒是会传染给其他狗狗的,而且传染性极强! 1.什么是犬细小病毒病?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幼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肠炎和肺炎。本病在国内外广泛流行,死亡率高,应引起重视。 2.该病的传播媒介是什么? 犬细小病毒的自然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也可以经过呼吸道吸入或通过伤口侵入机体。被粪便、尿液污染的环境是重要传播介质;病人用过的衣物、毛巾、玩具、用具、车辆等都可能成为传播工具。 3.犬细小病毒的易感动物有哪些? 人是否也会感染? 小型犬、幼龄犬、老龄犬及免疫力低下或尚未免疫的犬类易患本病。所有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患病率高低不等,存在显著差异。 人体接触带有犬细小病毒的污染物(如粪便、尿等)可能会被感染,但是发病的几率很低,且多为自限性。
当母源抗体水平较低时,新生婴儿也可能被感染,但症状很轻微甚至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5~7天内逐渐消失,也可持续更长时间或反复出现。 4.如何诊断犬细小病毒病? 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腹泻病例,首先要考虑犬细小病毒病的可能性,通过血常规、生化全项等检验以及观察临床表现初步判断,必要时可以做病毒分离鉴定。
对于可疑病例最好能采集病料送实验室鉴定,方法包括病毒分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核酸扩增检测等方法。
一般认为,只要血清中含有高度特异性抗体就能确诊病原感染的类型,而病毒的分离与培养则是确诊的金标准。 对于从外部环境获得的样品,由于可能含有其他抗原,需要先行分离培养,然后在培养的基础上进行病毒鉴定。 对病料的处理要求尽量简单,避免重复操作,减少死亡和损伤。 5.当前主要采用哪些治疗方法? 目前,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主要以支持治疗和抗菌药物防治继发感染为主。
对轻症病例可不予治疗,给予适当照顾,防止传染其他宠物,注意补充饮水;但对于进食量明显减少,体重急剧减轻,排黏液便或水样便的病例应及时治疗。
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补液、抗菌消炎、抗病毒和中草药制剂等。补液可用等渗葡萄糖溶液,每次100毫升,每日3次静脉注射。
抗生素的使用要谨慎,建议在医生诊断后再行用药。
还可辅助服用一些中成药物,如板蓝根冲剂、黄连素片等。对于出现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病犬要及时纠正。 对于病情严重的病例应及时采取支持疗法,延长存活时间。
对于出现休克表现的病例,应立即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肾上腺素,同时给予抗休克处理。 为了防止肠道菌群紊乱,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用乳酸菌制剂调置胃肠道环境。还可以试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活菌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