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小之土为什么字?

戎世铎戎世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甲骨文来分析,“士”字下面的“十”可能是一个持盾之形;上面的部分可能像一个人的头颅,也可能像一束线,表示用丝织品捆扎物品的形状。合起来的意思是,用一块布把持盾形的东西包裹起来(类似现在包扎伤口),这应该就是“束”字的本义——捆绑、裹挟。《说文》:“束,缚也。”“士,事也。” 到了金文阶段,上面的一束线变成了两个相连的竖笔,下面则演化成了一个反写的“辛”字,整体结构变成一个“土”字。

战国文字中,这个“土”字形大多变成了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辛”,下面是“示”(即“礻”)。秦代小篆的“士”字,又重新回归了金文的形状,只不过把下面的“示”换成了“夂”。汉代隶书继续承袭小篆,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士”字。至于“细”字,也是从“士”字演化而来,这里就不赘述了。

双翼双翼优质答主

该字读rǎo(三点水在左,尧字在右,音挠,非扰字)。《说文解字》中讲:挠,微土也。通俗地讲,就是极细小的尘土。

《红楼梦》中有“微尘私志”一语,说的就是这个极细小之尘。佛家用“微尘”与“大千世界”相比拟,极言“微尘”之细小。所以也引申出一个成语叫做“微尘憾泰山”,比喻极小的力量办不了大事。唐·韩愈《重答张籍书》:“至其岸然矫然昂头尾闾自以为掖垣谏官天下之事出我乎尔其气旺盛其言至大,虽傍观市儿沽妇皆知其言与志之不相副,而况于贤者乎?”宋·陈亮《上孝宗皇帝》之二:“今也舍其所以万世可为尧、舜者,而急急焉求其一转之间与虏相均敌之术,是知太山之难跻,而不知以微尘致力也。”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文坛上的阴险鬼>译者附记》:“然而在事实上,就是在沉默的中庸的作家,去年还差一点连性命也送掉了,今年有些营营苟苟的作家,却又在‘出卖’自然加浓的阴险鬼,真是微尘起泰山,怪事非常,悚目惊心,我真不知道究竟要怎样才好。”刘天民《陈家大院的兴衰》:“可谁也没有想到他却为那点微尘憾泰山,去打官司告状,硬是把他的儿子送进了监狱,使他的家庭遭受灭顶之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