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鼻子为什么会动?
我们要明确兔子“鼻子”到底指什么。一般人们所说的“鼻子”其实是指“嗅觉器官”,即鼻腔。但是,我们通常所知的关于鼻部的知识大多适用于人类,而对于其他哺乳动物,特别是兔子这种小型的啮齿类动物,情况可能大不一样。 就兔子而言,其嗅觉器官不仅位于鼻孔之内,更包括位于鼻孔之外,但接近鼻孔的胡须(附耳)部分以及嘴巴上唇的汗腺。这些器官共同组成了嗅觉接收器,用于感知外界的信息(主要是气味信号)。
那么,为什么兔子要不停地转动它那像长胡子一样的鼻孔呢? 其实,不只是鼻孔,就连那对长长的胡须也同样可以伸缩。只不过,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并不伸得太长,只有当嗅到特别的刺激气味时才会特别灵敏。而这个时候,兔子那长长的睫毛就会迅速地刷过它们,使它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把气味信号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分析。 你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耳朵这么管用,那兔子为什么不进化得耳朵能听得更远、更清楚呢?这样,它就再也不用担心老鼠了!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物理信号,而气味主要是由液体和气体作为介质进行传递的化学信号。两种不同的信号载体具有完全不同的传播特性,因此不能相互替代。
更重要的是,耳朵主要用于听取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而对那些突然发出的声音,如老鼠突然窜出来咬兔子后腿,它是无法提前获知预警的。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它的耳朵虽然非常灵敏,却只能保持一定的警觉性,而不能像警犬一样通过反复训练来准确识别远处特定的味道。否则的话,兔子早就成为捕鼠界的一朵奇葩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兔子是鼠类中体格相对较大的一个分支,但它仍然保持着很多鼠类的特点,如胆小、嗜睡等。当我们看到一只小兔子不停地打瞌睡的时候,千万别意外,那是因为它在睡觉! 因为只有睡眠充足,兔子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去奔跑和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