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是什么类兔形目?
“兔形目”这个名称现在只有史书上会用到,现代分类学上已经不使用这样的分类单元了(当然如果你去翻古书的动物志,那肯定能找到) 。原因嘛也很简单,因为“兔形目”这个分类单元下其实没有什么共同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可以用来鉴定物种的。所谓的“兔形目”实际上是很多不同目的动物的统称——这些动物都可以被统称为兔形目,但兔形目却并不能包含所有这些动物。 从进化树的角度来看,兔形目的动物可以分为两大支,分别是啮齿目(包括我们人类自己在内)和大兔形目(包括兔、野兔等) 在大兔形目下面又有很多小目,比如兔科、鼠科等等;在啮齿目里面也有一大堆的科,比如仓鼠科、豚鼠科等等。
不过上面这两张图只是展示了大兔形目和啮齿目与其它哺乳动物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直观的展示出兔子的演化关系。因此如果想要直观的了解兔子的演化,需要看看更进化的兔形目的样子。 上图显示的是大兔形目的演化情况。可以看出,大兔形目是先分化出来一大群类似于今天的兔科的动物,然后再其中一个分支里出现我们熟悉的兔。而另一分支里面出现了今天野兔的主要种类。 而上图就显示了比较新的观点——即认为啮齿目并不是直接来自于兔形目的某一支,而是来自一个不同的祖系。也就是说,在非常早期的时候,大概9000万年前,可能出现了下图这样的一类动物,它们的体型像老鼠,但是犬牙(canines)特别长大,并且可以上下颚(dentary)移动,用来磨碎食物。
这应该是非常简单的牙齿,用于磨碎植物纤维。 而在这一支中,以后分成了两路,一路变成了我们今天的啮齿目,另外一拨变成了后来的兔形目。
所以现在的兔形目实际上是一个含混的名词,里面包含了非常多不同来源(古人类算不算兔形目有争议),不同目的动物。之所以还使用这个名称,主要是因为历史上,兔子和大兔形目曾被认为是同一个目的不同亚目(在生物学中,“目”是最高级的分类单位,而“亚目”次之)。所以在历史文献中,看到的“兔形目”其实就是指大兔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