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繁殖期要注意哪些?
兔子属于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一般在春秋两季各发情一次 春季(3月-5月)是第一个发情高峰期,秋季(9月-11月)是第二个发情高峰期 每个发情的周期为7天左右,在繁殖初期,一般每隔12小时分泌的雌激素就达到一个高峰值;48小时后开始排卵。在繁殖的中期,雌兔的生殖器官逐渐充血、肿胀,阴唇逐渐松弛、肥厚,有的可以外翻,露出紫红色的粘膜,称为“假孕”现象。
此时如果配种,精子可以受精但不会被卵细胞接受而形成受精卵,因此不会造成怀孕。不过,经过几次不成功的排精后,精子会处于生理停滞期,此时如配种成功,胎儿可以得到发育。 到了繁殖的后期,雌兔的生殖系统逐渐萎缩,假孕现象消失,身体恢复至正常状态。
所以,在自然状态下,每次发情期约有半数的雌兔能够找到配偶完成交配,但只有1/3的雌兔可怀孕,能怀孕的雌兔中又有半数左右能顺利产下小兔。由于兔子的生育期约为6个月,而且每年只繁殖一胎,因此在人工养殖的情况下,为了促进兔子繁殖,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①提供充足的营养:蛋白质和矿物质对兔子生殖系统的发育和生殖能力的维持非常重要。所以在保证日粮全面平衡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蛋白质含量和钙磷比例以供机体合成代谢所需,特别是妊娠母兔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更大,更应注意营养的供给。
②做好配种工作:当公、母兔性成熟时即可以进行配种,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交配受孕的几率较大。但在饲养的过程中发现母兔出现明显的性欲表现(扑爬、舔弄乳头等)就应该及时配种,以免错过最佳时机。另外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近亲繁殖而导致后代体质下降,应该严格挑选种兔,避免近亲繁殖。 ③做好产后护理:当母兔顺利生产后,应当加强营养补充,适当增加蛋白质(如鱼粉等)和维生素的摄入,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打扰以利于母兔育雏。此外还需注意防止幼兔相互啃咬而造成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