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耳朵狗是什么意思?
首先明确一点,“塌耳朵”是个描述性词汇而非评价性词汇;其次,“塌耳朵”所指的是一种形态而不是一种性状。 从定义上讲,“塌耳朵狗”是指(所有犬科的)那些脑袋的形状和体型使得它们在站立时耳朵能自然耷拉下来的狗狗。 也就是说,对于所有的犬科动物而言,只要站立姿势允许,它们的耳朵都应该是耷拉的。
而一些特殊的品种,由于存在基因突变或杂交等情况,导致部分个体的耳部形态会出现变异,一部分的耳朵会竖立起来或者呈其他姿态,这些品种会被归入“卷耳狗”“竖耳狗”“折耳狗”等类别。 从外貌上看,“塌耳朵狗”与“卷耳狗”“竖耳狗”“褶耳狗”等容易区分,不会弄混。
此外需要注意,耳朵的状态与听力的关系并不绝对。例如: 猫的听觉非常灵敏,但它们的耳朵却是完全竖立的(除了睡觉和偶尔休息的时候)。
有些狗狗在安静不动、没有任何声音的刺激下,耳朵也会是竖立或者半竖立的。 所以从听力角度看,“耳朵是否塌”其实不是判断标准之一。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讨论“耳朵是否要贴”的问题时,其实也包含了“是否有听力问题”这一讨论维度在里面——因为绝大多数人并不会特意去区分单纯的外耳道畸形与遗传性的听力损失之间的区别。 对人类来说,外耳道异常(比如:扁平的外耳道、巨大的耳廓等等)往往是伴随着先天性听力损失的——而这种天生缺失的听力往往会导致这类孩子无法通过日常的声音训练来习得正确的语音。于是,他们通常需要使用手语或文字来进行交流。 而对于小狗来讲,如果一只小型犬品种,如吉娃娃、博美犬等的耳朵是直立或者斜向的,那么一般它们也会有轻度甚至中度的听力损伤,这种情况下的狗狗往往会盯着人看但却听不懂对方的言语,也无法通过练习来改善。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遗传性的听力损失并不是无药可治的,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助听器来辅助聆听。
当然,也有少数情况,一些狗狗虽然拥有遗传性听力损失,但它依然能够很好地学习以牙牙学语(指婴儿发出的类似啊、呀之类的声音),这是不是因为它们的语言天分较高?还是因为它们只继承了父母其中一方的隐性基因的缘故呢? 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予以证实。 总之,“塌耳朵”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形态,并没有特殊或值得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