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为什么会凝视眼睛?
这个实验,是利用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处理顺序来验证“先验性”假设的 简单地说,就是先验性地认为“眼睛”这个信息很重要,所以它会经过一条更快的路线被处理 所以实验中看到狗会先盯着人看一会儿;然后当它发现人没有回应后,再转向寻找其他的信息(如耳朵、鼻子等) 这个结果符合“眼动”这一方面的专家们的理论 这些理论都认为动物在观察物体时,会有一个初始的“注视”操作,以确认这个物体的存在以及重要程度 如果这个实验做久了或者做了改变 比如说在玻璃板后面用彩色纸板做成的简单“隐形眼镜”,让狗看不清楚人,或者把人的脸涂黑,变成一只“面具狗”,那么实验的结果就会变成另一番景象—— 狗不会“先盯住”人脸看,而是直接搜寻面部特征(比如嘴和眼睛) 有研究者猜测,对于人类来说,我们在看东西的时候最初都是“目不转睛”的,但是如果我们突然看不清某个物体,就会采取“扫视”的方式寻找线索,从而确认该物体的位置 和这个实验相似的一个实验,是关于婴儿的视觉能力发展的 在这个实验里,科学家让一个母亲和她怀里的宝宝观看两个屏幕,屏幕上分别有红球和绿点,引导宝宝去注视。
但有时,科学家会将其中一个屏幕移到比另一个屏幕更靠下的位置,使得两只眼睛无法同时看见这两个物体。 一旦宝宝将视线转移到下一个能看见的物体上,就意味着他被迫使用了“扫视”的能力去寻找新的信息 如果婴儿能在不看父母帮忙的情况下,单凭自己就能完成所有的任务,那就表明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目光,不再需要依赖“扫视”来完成所有的事情 这个过程就表明儿童的“目光追踪”能力已经得到了发展
有研究者一直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动物在交战时,相互凝视彼此的眼睛,是为占据上风,控制对方。比如黑猩猩在打架前,往往会先相互怒目而视。不过,这种观点对于宠物狗而言似乎不太适用,因为通常情况下,狗跟主人之间是一种互相信任的友好关系,因此狗注视主人的眼睛,应该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目的。
研究人员对37只狗进行测试,测试分两组,一组是有食物(狗粮),一组没食物。在每组中,他们分别测试在两种情况之下,狗是凝视人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
第一种情况是,实验人员对狗友好了,跟狗对视并且和狗说话;第二种情况就是,实验人员跟狗背对背坐,不理狗。
经过比较发现,在有食物的情况下,狗在两种情况下凝视人类的时间差不多,而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狗在实验人员跟它说话、对视的情况下注目时间更长。这一结果支持了研究起始时提出的一个观点,即狗凝视人类眼睛的主要原因是基于情感需求,而非利益驱使。
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当实验人员对狗友好并且有食物的时候,狗的凝视时间更长。分析认为,这是因为狗把人类的友好态度和食物奖励,视为对自己行为的一种正向强化。人类的友好态度让狗明白它能获得更多食物,所以愿意继续凝视人类;而当人类不给食物时,即使人对他们态度友好,很多狗也不为所动,继续选择无视人类。
这项研究只证明了狗之所以会凝视人类,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获得情感支持。另外研究中选取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过小,没有设立真正的空白对照组,因此对于这一研究结果还有待商榷。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铲屎的下班回家时,对着你凝视的狗狗,绝对是发自内心地在等它的干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