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为什么晚上不睡觉?
猫是夜行动物,它们跟狼一样属于“猎食者”,白天休息夜间觅食。现在的家猫已经没有了捕猎的能力,所以夜晚的觅食行为已经没有意义,为了保留这个习性,它们需要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就是睡眠的时间)来满足自己白天睡饱了夜间活动的需求。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猫在白天要睡那么多呢?
猫科动物都是天生擅长爬树的“树懒”,它们的爪子非常尖利,而且前肢短后肢长的结构使得它们能够轻松上树并在树上维持平衡。但它们的视力却是非常糟糕的,只有傍晚和黎明时候的短暂时间能看清东西,其他时间都是靠嗅觉、听觉来感知环境的。 所以白天对于猫来说其实是很迷茫的一段时间,它们不知道在哪儿能抓到食物,也不知道哪儿有危险,只能到处嗅着找吃的,或者趴在什么地方睡一下。
等夜幕降临,它们终于能开始行动了!猫的眼睛在黑暗中可以清晰看到东西,嗅觉和听觉在这个时间也很灵敏,所以它们可以大胆地抓老鼠、吃鱼、啃骨头……而不会像白天那样小心翼翼,因为对它们来说白天的所有时间都是在努力克服自己对未知环境的不安全感而度过的~
1、猫是夜行性动物,喜欢夜间活动
猫原产于中东地区,那里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十分炎热,而夜间温度变得比较凉爽,猫的祖先就在夜间活动,白天睡觉,慢慢就形成了夜行性的生活习性。夜间活动可以使猫避开炎热的天气,同时夜行性也让猫更容易获得食物。
猫眼适合弱光环境
强光下,瞳孔缩小,景深增大,使得视物更加清晰,看的更远。暗光下,瞳孔扩大,进入光线多,感光细胞得到更多刺激,看得更清楚。这就是为什么猫可以在黄昏和黎明时分甚至黑暗的环境中捕食的原因。
2、猫受季节影响,活动时间不同
猫在春、夏、秋季节,活动时间集中在黄昏与黎明,在冬季,因为温度较低,所以活动多在白天温度较高的时候。
3、散养猫与家养猫活动时间不同
散养的猫因夜间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和较凉爽的温度,所以从傍晚开始活动,一直持续到黎明。而家养猫的食物来源并不受时间限制,得到充分满足,所以活动节律被改变,白天和晚上都有活动,并没有明显的昼夜变化。
从上面可以看出猫在夜间并非一直在活动,还是会在夜间睡觉的,但睡觉的时间确实比人类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猫夜晚都不睡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