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大小猫睡多久?
一个睡眠周期的定义,是生理性的,由外部或者内部刺激引起,周期性闭眼、翻身、做梦和警觉四个阶段组成的完整循环过程。 这个睡眠周期的长度,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时段的人身上会有差别吗? 当然有!而且差别很大! 以人类为例,在快速动眼睡眠(REM)阶段的睡眠时间比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从新生儿的60%左右上升到成年人的1/3;男性比同年龄段的女性多贪睡5~7个百分点;高收入国家的人比低收入国家的人每昼夜少睡18分钟……这些差异都是源于生理的需要。
同样,对于新生小猫来说,它的睡眠需求也受身体发育的影响。 一般来说,刚出生的幼猫要睡20个小时以上,随着日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到第4星期时,才达到成年猫猫一半左右的睡眠时间。 这是它们发育所需要的。 如果把刚刚生下来的幼猫跟刚出生一天的小牛或者小猪相比,会发现它们的睡眠时间和哺乳时间差不多,甚至还要长一些。但是到了第4星期后,小牛和小猪的睡眠就会比幼猫短得多。这是因为它们的大脑在发育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所以不得不牺牲一部分睡眠来保证大脑的正常运转。
不过,如果把这些刚出生的小猫扔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没有母猫安抚,没有同胞玩伴,缺吃少喝,它们会立即丧失大部分睡眠,进入一种“清醒抑郁”的状态——虽然少了部分睡眠,但它可以通过进食来补充体力,保持基本的活动能力。睡眠对新生小猫来说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那是不是说,在出生后前四周,小猫不需要那么深的睡眠呢? 其实也不是。在出生后第4星期到第3个月期间,尽管小猫已经能够自由活动、玩耍和进食了,但它们的大脑还在迅速发展,各个器官的功能仍在不断完善,这个阶段被称为“发育成熟期”。在这个时期,为了保证各组织器官功能完善,同时保证脑的发育,机体需要大量营养物质,如脂肪、氨基酸、蛋白质等。这些物质的吸收利用需要通过血液运送,而睡眠状态下血液输送能力要比清醒时更好。这个阶段的猫咪虽然运动量不是太大,但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却很高。为了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它们必须睡眠。只不过,此时由于身体发育并未完成,所以多余的糖类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蓄积起来,为以后的长胖打下基础。这阶段的猫咪虽然比新生儿小猫好养,但也有个“肥肥胖胖”的问题。(PS.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幼畜,妈妈体内的营养物质会通过乳汁输入宝宝体内,所以一般不会太瘦也不会太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