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狗是宠物狗吗?
是的,但并不像你想的那样在皇宫里跟主人一起生活。 先来讲讲关于“宫斗”的传说吧……其实,所谓的“宫斗”根本不存在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朝一代! “宫斗”一词似乎常被用于描述清朝嫔妃们争夺荣宠和皇帝的场面,但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有名可查的皇帝就有209位(不包括汉高祖刘邦和汉文帝刘恒);而所谓“宫斗”,也不过发生在有史可考的5000年中的600多年,占比不足12%……所以啊,这“宫斗”其实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夸张啦~
再者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夫多妻制,很多男人都拥有多位妾室,更不用说帝王将相了!乾隆爷就有一后四妃——乌喇那拉氏皇后、钮祜禄氏孝贤皇后、富察氏皇后,而贵妃、淑妃、德妃等位子更是无数……这样一对比,你就会发现,“宫斗”好像也没那么激烈啦! 既然没有激烈的“宫斗”,那宫廷犬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原来啊,这是古人为了保护皇权和皇室尊严所采用的一种手段。由于历代统治者都很看重身份和血统,认为这是维系政权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便从民间遴选出一批品相好的良民家犬,以供奉皇室。这些被选中的狗狗,就被称为“宫廷犬”。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怎么没见到过这样的宫廷犬呢? 其实啊,这种犬早在明朝时就出现了。根据《明宪宗实录》载,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十月乙卯辰时,云南贡犬。又据《明神宗实录》载,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三月甲申,蒙古贡犬。这两则史料中所记载的“贡犬”,也就是后来的“宫廷犬”。
只不过啊,到了清朝时,因为满人有养狗的传统,而且喜欢骑马射箭,因而对于用犬捕猎颇为擅长。再加上他们入关后,在中原各地大肆抢掠美女,因此清朝的后宫嫔妃虽多,但却少有为了争风吃醋而相互残害的了。 于是,这种原本用来防身护主、守卫家园的猛犬,也就慢慢地变成了陪伴皇室的“宠物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