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宠物吹麻?
“宠物吹麻”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为动物进行手术的麻醉方式,它以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的联合应用为代表,通过麻醉机向病兽呼吸器官输人含一定浓度和剂量的麻醉药物,使病兽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轻度的、可逆性的功能抑制 ,从而达到全身麻醉的作用。根据动物对麻醉药物的耐受能力和个体差异,以及所执行手术操作的需要,一般将麻醉深度分为4个等级(或称4种状态) ,即镇静(S )、清醒(W )、浅麻醉 (M )和深麻醉 (D )。 当机体处于S 时,对疼痛的刺激出现正常反应;而处于W状态的猫狗对刺激的反应敏感,常显出焦虑不安、肌肉发抖、咬紧牙关等;处于 M状态的猫狗对刺激的反应迟钝,如继续加强刺激才能引起反应,且动作缓慢、眼神呆滞、反应能力差; D状态下,即使加大刺激强度也得不到任何反应。
一般来说,对于小型动物(体重 <5kg) ,采取吸入麻醉的方法比较安全。吸入麻醉药可通过与大气压下氧气混合后,由呼吸管路直接输入病兽呼吸道内。由于吸入麻醉药具有易透过血脑屏障的特点,故在临床上多使用其全代谢产物,这样既可以降低用药剂量又能达到相同的麻醉效果。 目前,国内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及其代谢产物有: 氟烷(Fluorane),七氟烷(HFA-764) 和地氟烷(DECF 821) 等。
这些药品多为进口制剂,价格较为昂贵,在使用时应严格掌握用药量和给药时间。 另外,还可采用静脉麻醉的方法,即用注射器抽取适量麻醉药物,直接注射到动物肌肉组织内,或通过血管注入血液,从而起到麻醉作用。
除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麻醉方法,如全身浸泡麻醉、气管插管麻醉等。但无论是采用哪种麻醉方法,都必须掌握用药量和使用时间。 一般情况下,动物体重越大,所需麻醉药剂量越多;手术范围越小,所需麻醉时间越短;反之则相反。给动物实施麻醉应遵循“总量控制、分次给服”的原则,并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