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宠物可以不绝育?
这个问题,应该倒过来问,什么样的猫咪不需要绝育? 首先,我排除因为手术风险、经济因素等客观条件而无法进行繁育的猫咪。 剩下的要繁衍后代的猫咪大致两种: 一只正在叫春的公猫;一只准备生育的一窝小猫。 先来说说公猫吧! 未绝育的公猫会不停地寻找母猫发情的气味,一旦找到,公猫就会开始叫春,试图邀请母猫来交配。 如果公猫连续不断地听到发情母猫的发情信号,比如嗅到特定的气味或者看到特定的行为(如爬上高地),它就会一直持续不断的叫春。 如果不幸被某只发情母猫“听到了”,公猫就会迫不及待地追逐母猫,尝试交配。 但是呢,大部分公猫都是单身,没有母猫愿意接受它的求偶信息。于是公猫只能自个儿继续不停叫春了。不过有的公猫非常执着,会不断地在自己领地内来回巡视,发出“呜呜”的低鸣声。 当然也有不主动攻击母猫的公猫。这些公猫一般性格比较温和,且不太喜欢主动发起进攻。它们大多时候采取一种被动的方式迎接母猫的到来——在发现母猫后,它们不会主动地迎上去,而是躲在某个角落,发出“呜-呜-”的邀请声音。如果母猫有回应,那么公猫就顺势开始交配。 但大多数情况下,公猫的“呜-呜-”的低鸣声,并没有机会吸引到距离很远(几十米甚至上公里)的发情母猫。 所以,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处于青春期的,身体健康的,没有遗传病史,没有免疫系统缺陷的雄性猫咪才有能力产生后代。
再来说说一窝小猫。 如果小猫出生后发育正常,身体健壮,在6个月大的时候又刚好处于青春期,并且没有免疫失败的情况发生,那么这窝小猫是有可能自己繁衍后代的。 但是如果有以下情况的任何一种,都会导致小猫成年后无法产生自己的后代:
1.免疫接种失败。幼猫在4周龄以上时,应当给它注射疫苗,以预防各种常见传染病。如果疫苗接种不成功,小猫体内没有抗体,一旦有母猫靠近,很有可能将体内的病原体传递给刚刚孵化的小宝宝,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2.先天性疾病。有些猫咪在出生时就可能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比如肥厚性心肌病、先天性失明等,这些疾病虽然不会对猫咪的生命构成直接威胁,但是会导致猫咪无法顺利繁殖。 3.近亲繁殖。由于近亲繁殖很容易将不良基因带到下一代身上,除非你想让猫咪的子孙后代都带着同样的问题活下去,否则最好不要选择近亲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