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冠状取什么样本?
您好,感谢邀请 冠状病是狗的传染病之一,症状类似感冒.潜伏期3-8天,平均5天;92%以上的感染发生于消化道,少数可能经由呼吸道或接触传染。初期出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温升高(40℃以上)、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随后症状逐渐减轻而恢复,但有时反复恶化,1~2周后粪便里可发现伪凝块样物质(病毒)和白细胞数量增多,病程7~14天,发病率高达60%~100%,病死率约为25%~50%。本病对幼龄犬的危害性最大。 冠状病毒病的检查方法很多:
一:在自然条件下,冠状病毒主要侵袭幼龄动物。
二:病毒分离:将病变组织和内脏器官等切成小块,混合加入一定量的培养基中,作成组织悬液,接种于易感细胞如Vero、Hek-293、鸡胚绒毛尿囊膜上,37℃温育1h后吸出,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传代培养,每天观察细胞病变情况,一般在接种后5天左右出现细胞病变。
三:血清学检验: 抗体检测包括中和抗体测定、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以及免疫荧光法。
四:病原检测: 病毒抗原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也可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进行初筛,阳性标本需再经免疫电镜或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进行确认。 五:粪便的检查: 取粪便做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到细小点状的核多形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白细胞,偶见红细胞。
六:诊断冠状病毒病时应注意与细小病毒感染、传染性肠炎相区别:细小病毒的病原体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中的犬细小病毒性肠炎毒(CPVI),该病毒对热敏感,但耐低温,能在粪便中存活数月至数年。临床主要以厌食、呕吐、腹泻、便血为特征,死亡率较高;传染性肠胃炎的病原体是一种肠道传染病病毒,又称肠炎病毒,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犬剧烈腹泻,脱水严重,粪便呈黄色或灰黄色水样或糊状,恶臭,常混有未消化的食物,发病急,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可达100%,致死率高,病死率达70%左右。
七:诊断冠状病毒病时应排除以下疾病:
⒈沙门氏菌病:患犬的主要症状为食欲不佳、体温上升,精神沉郁、喜卧,有的还出现腹泻,排褐色稀便带腥臭气味,粪便中含有粘液或血液,有些病例病情急剧发展,精神萎靡不振,高热、呼吸困难,最终因肝肾衰竭死亡。 ⒉球虫病:主要侵害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典型症状为腹泻腹痛、粪便含有血液黏液。病初粪便呈淡黄至黄色软便,后转为暗红色或果酱色。 ⒊贾第鞭毛虫感染:常见症状为厌食厌油、发热、贫血消瘦等症状,粪便颜色异常、带有血丝及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