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自家狗狗是不是狂犬病携带者?
在2016年,美国加州的一只狗被诊断出携带狂犬病毒。这是近40年来第一例动物被确认带有这种致命的病毒的情况! 这只狗是一只名为Buster的罗威纳犬(Rottweiler)。它来自俄勒冈州,在被送到新泽西的一家宠物收容所后接受了一次检测。
兽医发现这只狗带有狂犬病毒的抗体——表明它在过去曾感染过该病毒并且幸存了下来。他们还发现,该狗体内的病毒基因序列与20世纪80年代流行于欧洲的一种病毒菌株完全相同。
研究人员还对该狗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和测试以确定其患病程度, 并得出结论: Buster目前并没有患上该疾病;相反,尽管已经感染该病毒长达数十年之久,但是由于它的身体已经产生了相应的抗体而能够保持免疫状态而不发病。这证明了某些类型的狂犬病在动物身上是可以实现长期感染的。 据科学家称,这是因为该细菌进化出了某种机制,使它能够躲避宿主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攻击。 这种被称为“抗体逃逸”的现象在人类中也很常见:患有艾滋病的艾滋病患者会产生一种能中和艾滋病病毒的特制抗体来防御自己的感染,但是他们的血液中也会存在另一种形式的抗体可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踪,使得病毒得以在他们体内复制生长并造成损害. 在这次的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Buster具有这种类似抗体的物质-称为免疫球蛋白G(IgG)蛋白质片段或Fab片段–它们能够在宿主免疫系统中“溜进溜出”。
然而,这些抗体不能杀死细菌,也无法阻止细菌的扩散和传播到外界环境中去,但确实能抑制细菌在体内细胞之间的传播,使其不再恶化成为更严重的临床症状。 这项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来支持一个观点-「长期的狂犬病暴露可能导致某些人终身免疫」这一现象的存在:即有些人可能会在首次接触该病原后仅产生暂时的易感性,而在几年或几十年内都不会再受到侵害; 但是如果他们再次接触到病原体的话则有可能发生持续性的感染症状。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了《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