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为什么频频吐虫子?
一般我们说的“蛔虫”都是指犬蛔虫,它是狗肠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有40-75毫米长,乳白色,细长而稍弯曲;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大小约13×6微米,与蛲虫卵相似。
感染途径: 主要经口传染,粪便中的虫卵干燥后仍有感染力;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食物或饮水以及咬人等而被感染.当幼虫钻进皮肤后,可穿过表皮进入体内移行至肺部,再随痰液排出体外成为感染的源头:幼犬可通过唾液感染母犬,母犬再传给仔犬。
常见症状: 大多的病征为呕吐和腹泻。如果感染较严重的话,可能会引起贫血及营养不良的症状出现。有些情况下,蛔虫会堵塞肠道造成肠道阻塞或急性胃肠梗阻。
驱虫药物: 目前用于驱除犬蛔虫的药物很多,最常用的有阿苯达唑(商品名:妙巴)、吡喹酮、左旋咪唑、甲苯达嗪(商品名:拜宠清)以及抗虫灵等,这些药物都能有效地驱除蛔虫及其他肠道蠕虫。其中效果较好的是阿苯达唑和吡喹酮,但这两种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阿苯达唑对绦虫的驱除率较低且可能导致少数病例出现轻度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所以建议用药期间让爱宠禁食禁水2~3个小时,并在服药前给予适量益生菌调理肠胃预防副作用的发生。
驱虫频率: 小型犬在出生两周以后即可进行首次驱虫,之后每隔2~3个月做一次驱虫。大型犬出生后3周开始第一次驱虫,两个月大时再进行第二次驱虫,之后每3~4个月一次。
此外还需注意,由于幼犬的免疫程序尚未成熟,因此建议在完成疫苗的全程免疫后再开始对爱宠进行驱虫。另外,主人还要注意定期更换驱虫环境,比如每月对宠物用食碗具等用品进行一次清洗和消毒处理,每半年至一年对家中的地面和家具等进行彻底消毒等。